English

情系科幻

1999-11-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吴岩 我有话说

最近在中国作家协会的一次评奖会上,有几位来自文学界的前辈在谈论科幻小说时认为,当今的一些作者,毫无科学训练和科学素养,就胡编起所谓的科幻小说来。这样的现象如果在文学界蔓延,可能会断送整个科幻事业。他们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在,现状正在改变。从9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关注科幻小说的人越来越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著名的坝工专家潘家铮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如此繁忙的科研和工程设计中,他居然以70多岁的高龄在完全琐碎的缝隙时间中创作了两本独具特色的科幻小说集。我多次在国内外撰文指出,潘先生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卷入”,将为21世纪中国科幻的发展起到无法想象的促进作用。

这句话不但没有白说,而且“卷入”一词用得恰到好处!上月我接到海洋出版社送来的一卷新作,这就是潘先生最新推出的科幻文学新人、航天部青年硕士、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年青学者张文武的长篇科幻小说《地球母亲的节日》。

大约两年之前,我受《惯性世界》杂志的邀请,参加他们的座谈会,当时我正为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准备资料,所以特别关注到会的航天科学工作者。除在火箭惯性制导方面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老专家郑元熙之外,另一个让我感兴趣的人就是从事三维成型研究的张文武。张当时已经在《惯性世界》上发表了几篇作品,但他给我的印象是,他没有其他从事文学写作的青年人那种早到的孤芳自赏感,更没有正统科幻迷们的那种对科幻理论的精通。他对科幻的看法和追求都相当质朴,更重要的是,他有一种航天人对中国宇航事业的热诚和命运感。

几天之后,张文武以同样的质朴装束和举止出现在我家中。我们对中国的航天技术成就和科幻文学本身进行了两小时会谈。临行前,他隐约向我透露,他正在构思一部长篇作品。

出乎我的意料,他的长篇作品竟然在几个月的时间中全部完成。这是一部全景性地反映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宏大作品。在作品中,作者不但回顾了中国航天的艰苦历史,而且展望了全球共同探索太空的辉煌未来。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执着感情和自豪、对自己专业未来的激越憧憬弥补了作品在文学语言和小说构思上创新的不足。在把中国的科技事业置于全球范围进行思考方面、在推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神秘力量方面和在娴熟把握本专业领域的进展方面,张文武的小说做了相当有价值的努力。他改进后的精密制造技术、他提出的火星改造计划和地球生态保护计划、他热望破解的中国太极哲理等,更是为作品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价值。

众所周知,反映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科幻小说并不少见。早在50年代中期,著名作家郑文光就创作了关于火星探险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此后,萧建亨的《球赛如期举行》、刘兴诗的《陨落的生命微尘》、苏学军的《火星三日》以及我自己的《沧桑》都在这个题材上进行过一些尝试。而张文武的小说则是在这个领域中最新的探索。

当然,由于第一次把握这么宏大的场面和时间跨度,由于作者第一次由少儿读者转向成人,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文字粗糙和构思上有些陈旧感外,在如何形象地展示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方面,作者还有很多发挥的余地。所有这些,都为整部作品从少儿读者群浮升到成人读者群的过程中制造了一些困难。

但抛弃所有这些,一位青年科学家能够在自己繁重的科研任务之余,情系科幻,这件事本身的价值可能超出了作品本身带给读者的所有愉悦。中国的科幻事业需要更多的献身者。需要更多潘家铮、张文武这样的身体力行者!

我不喜欢张文武在后记中所说的,要将这部作品当成他最后的科幻小说。中国的科幻事业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与献身。当我撰写兰迪斯的小传时我发现,他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早已发表过300篇以上的论文。在其他许多卷入科幻文学创作领域的科学家的经历中我都发现,科学探索和科幻创作本身是相互协调的,而正是这种同时奋斗在双重战线的独特经历,使他们的科研和创作都获得了新的视角。

我们不但渴望着作为宇航工程师的张文武归来,更盼望着作为科幻作家的张文武归来。我们不但盼望更多的具有质朴外表却内涵丰富的学者们在他们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取得成就,更加盼望着这些人能为丰富21世纪中国的科幻文学事业作出成就。

(《地球母亲的节日》海洋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定价:13.5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